浏览次数: 来源:宣城日报 发布时间:2024-11-05 09:53 |
“隆兴桥上走一走,什么烦恼都没有。”“隆兴桥上拢人心,化解纠纷一身轻。”……在旌德县孙村镇玉屏村的村民中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
顺口溜里说的“隆兴桥”是村里的一座古桥,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方式,村里也顺理成章地把“十全十美”百姓评理说事点设在了这里。在这座桥上,调解员们通过开展议事说法、调解矛盾,推动“家庭和、生意和、邻里和、村庄和”。
为更好地服务基层社会治理,近年来,市司法局针对当前基层矛盾纠纷多元化、多样性的实际,立足徽文化“和谐、善治、功效”三个关键词,创新推动“传统文化+人民调解”“法治文化+人民调解”模式,从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中发掘“和”文化,推动其与新时代“枫桥经验”宣城模式相融合,建设“握手言和”调解品牌,通过以文化人、以法育人,将矛盾解决在群众家门口,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汲取时代力量
践行“和”理念
“刘老师,你今天怎么有空来了呀,你放心哦,我们兄弟两个人已经和好了,不吵了。”“没事,我就过来看看,你们兄弟欢喜,我就开心了。”对话中的刘老师是宣州区狸桥镇的人民调解员刘道林,在数年的调解实践中,他总结提炼出“握一次手”调解工作法,通过柔性说礼、理性说法相结合方式,妥善化解矛盾纠纷。
此外,宣州区结合水东蜜枣,提炼出“枣(早)排查、枣(早)预防、枣(早)发现、枣(早)调解、枣(早)言和”的“五枣调解法”;
广德市作为北宋名臣范仲淹仕途的第一站,结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总结提炼出“先忧后乐”调解法;
宁国市以“共同包容、相互理解、相互帮助”为原则,总结提炼出“敦亲睦邻”调解法;
旌德县结合朱旺“井水不犯河水”的典故提炼出“各守其分、分清是非、互谅互让、共治共享”的“两水”调解法……
各地总结的调解法,已成为维“和”的神经末梢。
为推动“和”理念与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深度融合,我市配齐配强“一村一法律顾问”“一村一警”,划分设置了8113个“和”网格,优选聘用943名乡镇、村居专职人民调解员,评出326名等级人民调解员,组建市级“握手言和”调解专家库,构建起市县乡村四级调解网络。
各地根据矛盾纠纷的不同特点,围绕“‘和衷共济’凝共识、‘和谐社区’强基础、‘和美家庭’传美德、‘和睦邻里’促融洽、‘和气生财’塑诚信、‘和乐共事’聚民心”六大主题,运用“人民调解+综合治理”“人民调解+法治宣传”“人民调解+法律服务”等多种方式有效开展“人民调解为人民”系列主题活动,推动形成“基层矛盾欲调解,从善从速在村居;但求小事不出村,须知村村无小事;自家矛盾自家话,勿让舆论酿风雨;不胜其烦多来往,巧借机缘破僵局”等调解共识。今年以来,全市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6907件,调解成功率98.6%。
根植调解厚土
构建“和”阵地
“和谐两字记心间,筑牢法治这根弦,提升治理现代化,化解矛盾基层办。总结枫桥好经验,学法懂法人争先,人人都把法律讲,国家太平民族安……”人未到声先闻,郎溪县建平镇“鼓为媒”调解驿站传来铿锵有力的鼓声、悠扬婉转唱腔,只见皖南大鼓非遗传承人李修顺一手敲着大鼓,一手打着快板,正在表演自编自创的大鼓书《学习宣传二十大》,引来了不少群众的围观。
“通过皖南大鼓的形式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解读依法治国理念,非常新颖,也很容易接受,而且更加有代入感。”周围时而响起热烈的掌声,不仅学习了政策法规,还愉悦了身心,为“礼让三分 握手言和”打下了思想基础。
“老百姓不仅可以到这里听书,也可以到这里化解矛盾纠纷,旁边就是‘评理说事点’,有什么矛盾纠纷,在这里有调解员来化解。”郎溪县建平镇司法所所长黄建平介绍。
“鼓为媒”调解驿站只是我市建设“和”阵地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市司法局支持各地立足“小创意、微改造、精提升”发展思路,将传统文化、法治文化融入“一县一所(司法所)一点(百姓评理说事点)一室(村居调解工作室)”三微建设中。李白、岳飞、范仲淹等历史人物,文房四宝、皖南皮影、皖南大鼓、皖南剪纸、活字印刷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四军、苏维埃政府等红色文化都被融入阵地建设中,群众走进调解室,就能感受到传统文化、和谐理念、当代思想的熏陶,静心明智。
目前,全市已评选出市级“握手言和”优秀调解组织41个,建成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61个,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100个,百姓评理说事点595个,村(居)人民调解委员会860个。95%以上的调解阵地配置了“握手言和”品牌LOGO、宣传箴言、照片墙、工作流程图和工作制度,形成宣城独特的调解风景。今年以来,全市信访总量2588件人次,同比下降30.22%。全市刑事案件受理数1788件,同比下降8.5%。
“握手言和”是我市创新推行的调解模式,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调解理念相融合,以多种方式构建“和”阵地,既能让群众领略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与风采,又能切实提高群众的法律素养和法治观念,成效显著。
品牌建设非一日之功,需进一步擦亮调解“宣”品牌。要加强宣传推广,让更多人知晓“握手言和”调解模式,提升其知名度与影响力。同时,要配齐配强相关人员,强化培训指导,提高调解员的专业素养与调解能力。进一步建设调解阵地,将传统文化、法治文化更好地融入其中,营造和谐氛围,增强群众认同感。
“握手言和”调解模式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有益借鉴,值得推广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