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竹娃”打卡法治地标 宁国手绘地图解锁“法治山水”

浏览次数: 来源:市司法局 发布时间:2025-03-28 14:43

近年来,宁国市以“法治+文旅”为创新路径,将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与全域旅游深度融合,推出安徽省首幅《法治旅游畅游指南手绘地图》,辅以“竹娃”普法卡通形象标注法治地标,让游客能够更直观、形象地了解宁国法治景区(景点)分布状况,为游客深度游宁国提供景点导航、普法宣传、便民服务等“一站式”服务。

手绘巧思织法网,串起山水好风景

宁国市司法局联合宁国市文旅局,立足宁国知名旅游景点、现有法治文化阵地及省级法治文化示范点,提出“率先在4A级旅游景区试点打造,逐步向3A、2A级景区推广”的工作思路。各景区结合自身特色,将法治元素植入群众公共文化生活,融入地方文化、廉政文化、红色文化,积极推进法治阵地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因地制宜打造了法治长廊、法治凉亭、法治旅游观光车、法治驿站、法治指示牌等。游客可按照景点路线远近,合理安排行程,跟着“法治旅游地图”打卡特色景点。

多维法治景观带,普法场景全覆盖

以法治景区为圆心,延伸打造特色法治文化阵地群。在皖南川藏线法治景观带,“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龙阁村依托“皖南天路”自然风光,建造了全省首个法律援助主题广场,游客可在法治文化长廊休憩时学习法律知识,扫描“以案释法区”二维码获取实用案例,停车场内“法治有声”区域,播放法治故事,让法律知识“声入人心”。在溪街道民法典主题公园以“民法典大道”为主线,布设漫画长卷、扫码语音解说装置,让法律条文“活”在身边。梅林镇野生动物保护法治教育基地依托全国稀有的动物标本生产基地,打造沉浸式法治教育空间,游客可通过标本制作、法治游戏体验等互动形式学习法律知识。这些阵地以山水为脉、法治为魂,串珠成链,形成全域可游可学的法治文化体验网。

普法名片入考题,法治文化“游”中学

宁国“法治旅游地图”投放以来,不仅成为当地普法亮丽名片,更被写入2022年安徽省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成为法治教育的典型案例。15万份“法治旅游地图”集中投放在各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宾馆、民宿等地,供游客免费取用,游客持此地图,既可饱览皖南山水,亦能循法而行,助力游客在旅途中感受感受法治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一创新实践,成功让法治文化“动起来”“活起来”。

为提升旅游观光体验感,宁国市还配套开展了法治民宿及法治农家乐试点、命名工作,改造提升部分民宿、农家乐,普遍设立法治资料免费取阅处,提供法治毛巾、法治抽纸、法治围裙等日用品,部分景区还订立了民宿公约、建设了法治书吧等,促使经营者更加规范、诚信,让游客消费更加放心、安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